必威
员工动态

中国科大等在汉代青铜器铅料产地研究中取得进展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3-29  浏览:

  秦汉时期中国已进入铁器时代,而青铜器发展进入了衰退期,逐渐失去了礼器的功能,但铜器仍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汉代铜器制造业是当时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故铜、锡、铅资源的消耗量巨大。即使汉代已有较为丰富的文字史料,但对汉代矿产资源开发历史的专门记述较为零散。在铸铜手工业专门化的汉代,不同地区、不同种类青铜器是否共享金属资源,亦或是具有不同的青铜矿料供应体系尚不清楚。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科技考古实验室在汉代青铜器铅料产地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From diversity to monopoly: major economic policy change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revealed by lead isotopic analysis为题,发表在《考古学与人类学科学》(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上。

  课题组对平度即墨故城、界山汉墓、江都大云山汉墓、闽越王城、邾国故城等遗址(图1)出土的西汉早期至新莽时期铜器,展开了合金成分和铅同位素分析。器物种类包括铜容器、车马器、兵器、铜镜、钱范、钱币和度量衡器等。研究综合以往发表的中国和日本出土的汉代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数据,探讨了西汉不同时期青铜器所用铅料的产地问题。结果显示,西汉时期青铜器所用铅料均为普通铅,铅料的区域性差异不明显,但西汉早期到中晚期铅料产生了明显的集中化趋势(图2)。早期青铜器使用的矿料较为复杂,而西汉中晚期的青铜器则较为统一,与长安地区汉镜和日本西汉镜的矿料基本一致。青铜器矿料的变化可能是对西汉中期汉朝经济政策转变的响应。西汉中期,为了稳定经济和打击匈奴,汉武帝实施盐铁官营政策,即地方采矿铸铜的权力被禁,重要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权收归国有,青铜器生产也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国家对金属手工业的管控模式决定了该时期的金属资源流通模式。

  西汉中晚期,为了解决国家财政问题,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诸侯国的实力,汉武帝实行国家垄断的经济政策。国家统一管理手工业生产,生产原料由国家经营,铜器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地方诸侯和富商基本退出铜器的生产领域,铜器的制造由政府专控。盐铁官营政策下,原料由政府专控,但专控并不意味着只有都城长安生产青铜容器,各地的工官仍在政府控制下开展生产。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于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由铁官管辖各地作坊,冶铜业也收归政府管理,设立铜官,禁止民间私自采铸。各地工官和诸侯国内专设府库所需原料不能自己开采或者从民间购买,只能从官方途径获取。盐铁官营政策下,中央政府统一管理手工业生产及资源的分配,使得东方沿海的诸侯国与长安生产的铜器的铅同位素特征相同。经与各地铅矿铅同位素核密度图对比,西汉中晚期铅料可能产自豫西小秦岭地区(图3)。该地处于长安与洛阳之间,便于国家控制和分配矿料资源。因此,西汉时期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的变化反映了西汉王朝的经济政策由自由经营向国家垄断的转变。

  科技考古实验室致力于夏商周金属资源产地研究,近年将研究范畴下探至秦汉时期,试图探究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青铜矿料流通和资源控制问题,相继在Archaeometry、AAS等上发表多篇重要成果。这是铅同位素方法在古代政治经济历史研究中的又一次重要实践。

  本研究由中国科大、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英国大英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平度博物馆和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 

  

  图1.研究涉及遗址的分布图

  

  图2.西汉早期和中晚期铜器铅同位素的箱式图和组边际图

  

  图3.汉代青铜器和各地区铅矿的铅同位素核密度图

责任编辑:侯茜

  (来源:https://www.cas.cn/syky/202303/t20230313_4879639.shtml

常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