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
员工动态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在青藏高原极重度退化草地的植被重建措施对多年冻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中获进展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2-20  浏览:

  高寒草地作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主要植被类型,能够发挥多年冻土保育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过去几十年来,因受气候变暖和过度放牧等影响,约90%的高寒草地已发生显著退化,其中极重度退化草地面积约占35%。高寒草地退化已导致水土流失、养分损失以及多年冻土退化加剧等。当前,植被重建作为青藏高原极重度退化草地的有效恢复措施已广泛应用。众多研究已表明,植被重建能显著提高植被盖度、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和土壤碳氮含量等。然而,极重度退化草地的植被重建对多年冻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至今鲜有报道。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科研团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疏勒河源多年冻土区极重度退化草地开展相关研究,首次通过对比分析2017-2020年极重度退化草地(DG)和人工建植草地(RG)的活动层厚度、土壤冻融过程和团聚体特性,发现:0-10 cm深度土壤完全冻结期开始时间提前17天,完全融化期开始时间延迟18天(图1)且完全冻结天数显著增加47天,而2 cm深度冻融日显著减少且冻融强度减弱;活动层厚度明显减薄(图2);0-20 cm深度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显著增大且抗侵蚀能力明显增强(图3)。由此表明,极重度退化草地的植被重建措施可明显提升多年冻土稳定性。该研究可为高原极重度退化草地的多年冻土保育技术研发提供数据支撑和科技示范,并有助于实现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稳定和提升。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Improved permafrost stability by revegetation in extremely degraded grassland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为题,发表在Geoderma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图1.极重度退化草地和人工草地土壤冻融过程的差异

  

  图2.极重度退化草地和人工草地活动层厚度的差异

  

  图3.极重度退化草地和人工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差异

  (来源:https://www.cas.cn/syky/202302/t20230208_4874304.shtml

常用链接: